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包括定子绕组,定子绕组包括:多个第一导体组、多个第三导体组,多个第一导体组沿定子铁芯周向依次排布在定子铁芯径向第M层,多个第三导体组沿定子铁芯周向依次排布在定子铁芯径向第一层;第一导体组包括:一个第一大导体、一个第一导体、一个第一小导体,第三导体组包括:三个相同的第三导体;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机定子的技术方案取消了相关技术中的各相绕组间并联连接的汇流条与汇流排,散热均匀,提升功率和扭矩,简化了接线方式,进而降低制作工艺复杂程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加工效率。
公开号:CN214337663U
申请号:CN202120340894.4U
申请日:2021-02-05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李广举
申请人:Tianjin Santroll Electric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IPC主号:H02K1-16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n0002] 定子绕组包括多个U形导体,将多个U形导体按照一定的排布方式,穿进定子铁芯的槽内,形成所需电机的三相绕组,现有技术中每相绕组间需要使用大量的汇流条和汇流排连接该相绕组,定子绕组的排布方式复杂,成形困难,生产成本高,加工效率低。
[n0003]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取消汇流条与汇流排,实现散热均匀,提升功率和扭矩,简化了接线方式,进而降低制作工艺复杂程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加工效率。
[n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机定子,包括:
[n0005] 定子铁芯,定子铁芯具有多个槽,该多个槽形成在定子铁芯的径向内表面上且沿定子铁芯的周向方向以预定的槽距间隔开;
[n0006] 定子绕组,包括安装在定子铁芯径向上由外到内依次套设的多个导体组,定子绕组的每极每相槽数为3;
[n0007] 定子绕组包括:多个第一导体组、多个第三导体组,
[n0008] 多个第一导体组沿定子铁芯周向依次排布在定子铁芯径向第M层,多个第三导体组沿定子铁芯周向依次排布在定子铁芯径向第一层;
[n0009] 第一导体组包括:一个第一大导体、一个第一导体、一个第一小导体,
[n0010] 第一导体组的每个导体包括位于定子铁芯径向同一层的不同槽的内部的两个槽内部、位于槽的外部的插线端及位于槽的外部且延伸方向相同的两个焊接端,第一导体组的一个第一大导体包围一个第一小导体;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M层的部分第一导体组的第一导体位于该第一导体组的第一大导体及第一小导体的定子铁芯周向一侧,且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M层的另一部分第一导体组的第一导体位于该第一导体组的第一大导体及第一小导体的定子铁芯周向另一侧。
[n0011] 进一步地,第三导体组包括:三个相同的第三导体,或第三导体组为两个第三大导体及一个第三小导体,或第三导体组为一个第三大导体及两个第三小导体,第三导体组的每个导体包括位于定子铁芯径向同一层的不同槽的内部的两个槽内部、位于槽的外部的插线端及位于槽的外部且延伸方向相同的两个焊接端。
[n0012] 进一步地,定子绕组还包括:多个第二导体组,多个第二导体组沿定子铁芯周向依次排布在定子铁芯径向第N+1层和第N+2层,第二导体组包括:三个相同的第二导体,第二导体组的每个导体包括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相邻两层的不同槽的内部的两个槽内部、位于槽的外部的插线端及位于槽的外部且延伸方向相反的两个焊接端,其中,N为奇数。
[n0013] 进一步地,定子绕组还包括:多个第二导体组,多个第二导体组沿定子铁芯周向依次排布在定子铁芯径向第N+1层和第N+2层,第二导体组包括:三个不同导体,该三个不同导体为一个第二大导体、一个第二导体、一个第二小导体,第二导体组的每个导体包括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相邻两层的不同槽的内部的两个槽内部、位于槽的外部的插线端及位于槽的外部且延伸方向相反的两个焊接端,第二导体组的一个第二大导体包围一个第二小导体,其中,N为奇数。
[n0014] 进一步地,定子绕组还包括:多个第二导体组,多个第二导体组沿定子铁芯周向依次排布在定子铁芯径向第X+1层和第X+2层,第二导体组包括:三个不同导体,该三个不同导体为一个第二大导体、一个第二导体、一个第二小导体,或第二导体组包括:两个第二大导体及一个第二小导体,或第二导体组包括:一个第二大导体及两个第二小导体,第二导体组的每个导体包括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相邻两层的不同槽的内部的两个槽内部、位于槽的外部的插线端及位于槽的外部且延伸方向相反的两个焊接端,其中,X为奇数。
[n0015] 进一步地,第一导体组的第一大导体的节距为长节距,第一导体组的第一导体的节距为整节距,第一导体组的第一小导体的节距为短节距,第三导体组的第三导体的节距为整节距。
[n0016] 进一步地,第一导体组的第一大导体的节距为长节距,第一导体组的第一导体的节距为整节距,第一导体组的第一小导体的节距为短节距,第三导体组的第三大导体的节距为长节距,第三导体组的第三小导体的节距为短节距。
[n0017]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第二导体组的第二大导体的节距为长节距,第二导体组的第二导体的节距为整节距,第二导体组的第二小导体的节距为短节距。
[n0018] 进一步地,定子绕组的多个相绕组具有多个连接焊接端,连接焊接端为位于定子铁芯同一径向相邻的第M-1层的焊接端和第M层的焊接端连接形成,定子绕组的多个相绕组的多个连接焊接端的节距相同,M为偶数。
[n0019]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机,包括上述的电机定子。
[n0020]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机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定子铁芯具有多个槽,该多个槽形成在定子铁芯的径向内表面上且沿定子铁芯的周向方向以预定的槽距间隔开;定子绕组,包括安装在定子铁芯径向上由外到内依次套设的多个导体组,定子绕组的每极每相槽数为3;定子绕组包括:多个第一导体组、多个第三导体组,多个第一导体组沿定子铁芯周向依次排布在定子铁芯径向第M层,多个第三导体组沿定子铁芯周向依次排布在定子铁芯径向第一层;第一导体组包括:一个第一大导体、一个第一导体、一个第一小导体,第一导体组的每个导体包括位于定子铁芯径向同一层的不同槽的内部的两个槽内部、位于槽的外部的插线端及位于槽的外部且延伸方向相同的两个焊接端,第一导体组的一个第一大导体包围一个第一小导体;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M层的部分第一导体组的第一导体位于该第一导体组的第一大导体及第一小导体的定子铁芯周向一侧,且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M层的另一部分第一导体组的第一导体位于该第一导体组的第一大导体及第一小导体的定子铁芯周向另一侧。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机定子的技术方案取消了相关技术中的各相绕组间并联连接的汇流条与汇流排,散热均匀,提升功率和扭矩,简化了接线方式,进而降低制作工艺复杂程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加工效率。
[n0021]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n0022]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机定子的结构示意图;
[n0023]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定子绕组的结构示意图;
[n0024] 图3是本实施新型实施例中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M层的一种第一导体组结构示意图;
[n0025] 图4是本实施新型实施例中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M层的另一种第一导体组结构示意图;
[n0026]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一层的第三导体组结构示意图;
[n0027]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至实施例六中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一层的第三导体组结构示意图;
[n0028]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第二导体组的导体的结构示意图;
[n0029]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第二导体组的导体的结构示意图;
[n0030]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中第二导体组的导体的结构示意图;
[n0031]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相绕组的插线端的平面展开示意图;
[n0032]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相绕组的插线端的平面展开示意图;
[n0033]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相绕组的插线端的平面展开示意图;
[n0034]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相绕组的插线端的平面展开示意图;
[n0035]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相绕组的插线端的平面展开示意图;
[n0036]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中相绕组的插线端的平面展开示意图;
[n0037]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六中相绕组的焊接端的平面展开示意图;
[n0038]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三支路并联连接原理图;
[n0039]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另一种三支路并联连接原理图;
[n0040]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n0041]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限定特定顺序。本实用新型下述各个实施例可以单独执行,各个实施例之间也可以相互结合执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n0042]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定子。图1中A1A2的延伸方向为平行于定子铁芯轴向,本申请中节距为同一导体的两个槽内部301之间沿周向的间隔,或节距为一个导体的一个焊接端对应的槽内部301间的跨距与另一个导体的一个焊接端对应的槽内部301间的跨距之和;需要注意地,本申请中定子铁芯第一层为靠近定子铁芯中心轴线方向第一层,可以为远离定子铁芯中心轴线方向为第一层,定子铁芯第M层为靠近定子铁芯中心轴线方向第M层,可以为远离定子铁芯中心轴线方向为第M层,M为位于定子铁芯槽内的导体槽内部的个数。
[n0043]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机定子,包括:定子铁芯20,定子铁芯20具有多个槽21形成在定子铁芯径向内表面上且沿定子铁芯的周向方向以预定的槽距间隔开;
[n0044] 如图1至图2、图10至图16所示,定子绕组10,包括安装在定子铁芯20径向上由外到内依次套设的多个导体组,定子绕组10为三相(即U相绕组、V相绕组、W相绕组)绕组,且每极每相槽于等于3;转子的每个磁极都设置有9个槽21,本实施例每极每相槽数为3,在实施例中该转子具有十二个磁极并且对三相定子绕组10的每一相都如此,设置在定子铁芯20中的槽21的数目等于108(即3X12X3)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定子铁芯20由相邻的两个槽21限定一个齿部22定子铁芯20由层叠多个环形磁性钢板形成定子铁芯轴向方向的两个端面25、26,其他传统的金属板也可以替代磁性钢板使用。
[n0045] 结合图10至图16,在实施例中,定子绕组10包括18个第一导体组100-1(100-2),18个第一导体组沿定子铁芯周向依次排布在定子铁芯径向第6层(M等于6);具体地,结合图10,定子绕组10三相绕组中的任一相绕组(U相绕组、V相绕组、W相绕组)中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6层的第一个第一导体组100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6层的第一槽、第二槽、第三槽、第十槽、第十一槽、第十二槽,第二个第一导体组100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6层的第十九槽、第二十槽、第二十一槽、第二十八槽、第二十九槽、第三十槽,第三个第一导体组100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6层的第三十七槽、第三十八槽、第三十九槽、第四十六槽、第四十七槽、第四十八槽,第四个第一导体组100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6层的第五十五槽、第五十六槽、第五十七槽、第六十四槽、第六十五槽、第六十六槽,第五个第一导体组100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6层的第七十三槽、第七十四槽、第七十五槽、第八十二槽、第八十三槽、第八十四槽,第六个第一导体组100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6层的第九十一槽、第九十二槽、第九十三槽、第一百槽、第一百零一槽、第一百零二槽,定子绕组其余两相绕组与上述的一相绕组的排布方式一样,不同处为每一相绕组均向右移动3个槽距或6个槽距;
[n0046] 结合图10至图16,定子绕组10包括18个第三导体组150-1(150-2),18个第三导体组沿定子铁芯周向依次排布在定子铁芯径向第1层;具体地,定子绕组10三相绕组中的任一相绕组(U相绕组、V相绕组、W相绕组)中位于定子铁芯径向外侧的第一个第三导体组150-1(150-2)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1层的第一槽、第二槽、第三槽、第十槽、第十一槽、第十二槽,第二个第三导体组150-1(150-2)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1层的第十九槽、第二十槽、第二十一槽、第二十八槽、第二十九槽、第三十槽,第三个第三导体组150-1(150-2)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1层的第三十七槽、第三十八槽、第三十九槽、第四十六槽、第四十七槽、第四十八槽,第四个第三导体组150-1(150-2)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1层的第五十五槽、第五十六槽、第五十七槽、第六十四槽、第六十五槽、第六十六槽,第五个第三导体组150-1(150-2)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1层的第七十三槽、第七十四槽、第七十五槽、第八十二槽、第八十三槽、第八十四槽,第六个第三导体组150-1(150-2)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1层的第九十一槽、第九十二槽、第九十三槽、第一百槽、第一百零一槽、第一百零二槽,定子绕组其余两相绕组与上述的一相绕组的排布方式一样,不同处为每一相绕组均向右移动3个槽距或6个槽距。
[n0047] 如图3、图10至图16所示,在实施例中,第一导体组100-1(100-2)包括:三个不同导体,一个第一大导体1000-A、一个第一导体1000、一个第一小导体1000-B,第一导体组的每个导体包括位于定子铁芯径向同一层不同槽21的内部的两个槽内部301,位于槽21的外部的插线端302,插线端302位于槽21轴向外部25端连接该导体的两个槽内部301,位于槽的外部且延伸方向相同的两个焊接端303(均向左),两个焊接端303位于槽21轴向外部26端分别同层连接该导体的两个槽内部301,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6层的第一导体组100-1(100-2)的第一大导体1000-A、第一导体1000、第一小导体1000-B的每个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6层。
[n0048] 定子绕组的18个第一导体组沿定子铁芯周向依次排布在定子铁芯径向第6层,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6层的9个第一导体组的第一大导体及第一小导体的的定子铁芯周向一侧,且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6层的另9个第一导体组的第一大导体及第一小导体的定子铁芯周向另一侧;具体地,第一个第一导体组100-1的第一大导体1000-A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周向第1槽、第11槽,该第一导体组100-1的第一小导体1000-B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周向第2槽、第10槽,该第一导体组100-1的第一导体1000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周向第3槽、第12槽,即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6层的第一导体组的第一导体位于该第一导体组的第一大导体及第一小导体的定子铁芯周向右侧,第二个第一导体组100-2的第一导体1000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周向第19槽、第28槽,该第一导体组的第一大导体1000-A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周向第20槽、第30槽,该第一导体组的第一小导体1000-B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第21槽、第29槽,即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6层的第二第一导体组100-2的第一导体位于该第一导体组的第一大导体及第一小导体的定子铁芯周向左侧,相应地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6层的还具有8个如第一个第一导体组100-1及8个如第二个第一导体组100-2。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机定子的技术方案取消了相关技术中的各相绕组间并联的汇流排汇流条,各相的第一导体组及第三导体组之间并联连接,实现散热均匀,提升功率和扭矩,简化了接线方式,进而降低制作工艺复杂程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加工效率。
[n0049] 如图13至图15,在实施例四至实施例六中,第三导体组150-2包括:三个相同第三导体1500,第三导体组150-2的每个导体包括位于定子铁芯径向同一层不同槽21的内部的两个槽内部301,位于槽21的外部的插线端302,插线端302位于槽21轴向外部25端连接该导体的两个槽内部301,位于槽的外部且延伸方向相同的两个焊接端303(均向右),两个焊接端303位于槽21轴向外部26端分别同层连接该导体的两个槽内部301,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1层的第三导体组150-2的第三导体1500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1层;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一层的第三导体组150-2的第一个第三导体1500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周向第1槽、第10槽,该第三导体组150-2的第二个第三导体1500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周向第2槽、第11槽,该第三导体组150-1的第三个第三导体1500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周向第3槽、第12槽;即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一层的第三导体组150-1的3个第三导体1500依次位于定子铁芯周向相邻的3个槽内,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1层的第三导体组的导体的焊接端与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6层的第一导体组的导体的焊接端的延伸方向相反。
[n0050] 如图10至图12,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第三导体组150-1包括:第三导体组150-1包括:一个第三大导体1500-A、两个第三小导体1500-B,或第三导体组150-1包括:两个第三大导体1500-A、一个第三小导体1500-B,即第三导体组至少包括一个第三大导体、至少一个第三小导体,第三导体组150-1的每个导体包括位于定子铁芯径向同一层不同槽21的内部的两个槽内部301,位于槽21的外部的插线端302,插线端302位于槽21轴向外部25端连接该导体的两个槽内部301,位于槽的外部且延伸方向相同的两个焊接端303(均向左或均向右),两个焊接端303位于槽21轴向外部26端分别同层连接该导体的两个槽内部301,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1层的第一导体组150-1的第一大导体1500-A第一小导体1500-B的每个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1层,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1层的第三导体组150-1的第三大导体1500-A第三小导体1500-B的每个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1层,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1层的第三导体组150-1的第一个第三大导体1500-A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周向第1槽、第11槽,该第三导体组150-1的第二个第三大导体1500-A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周向第2槽、第12槽,该第三导体组150-1的第三小导体1500-B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周向第3槽、第10槽;即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1层的第三导体组150-2的两个第三大导体1500-A包围一个第三小导体1500-B,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1层的第三导体组的导体的焊接端与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6层的第一导体组的导体的焊接端的延伸方向相反。
[n0051] 如图10所示,在实施例一中,定子绕组10还包括:36个第二导体组200-1,36个第二导体组200-1沿定子铁芯周向依次排布在定子铁芯径向第2层、第3层;具体地,结合图10,定子绕组10三相绕组中的任一相绕组(U相绕组、V相绕组、W相绕组)中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2层、第3层的第一个第二导体组200-1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二层的第一槽、第二槽、第三槽、第三层的第十槽、第十一槽、第十二槽,第二个第二导体组200-1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二层的第十槽、第十一槽、第十二槽、第三层的第十九槽、第二十槽、第二十一槽,第三个第二导体组200-1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二层的第十九槽、第二十槽、第二十一槽、第三层的第二十八槽、第二十九槽、第三十槽,第四个第二导体组200-1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二层的第二十八槽、第二十九槽、第三十槽、第三层的第三十七槽、第三十八槽、第三十九槽,第五个第二导体组200-1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二层的第三十七槽、第三十八槽、第三十九槽、第三层的第四十六槽、第四十七槽、第四十八槽,第六个第二导体组200-1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二层的第四十六槽、第四十七槽、第四十八槽、第三层的第五十五槽、第五十六槽、第五十七槽,第七个第二导体组200-1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二层的第五十五槽、第五十六槽、第五十七槽、第三层的第六十四槽、第六十五槽、第六十六槽,第八个第二导体组200-1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二层的第六十四槽、第六十五槽、第六十六槽、第三层的第七十三槽、第七十四槽、第七十五槽,第九个第二导体组200-1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二层的第七十三槽、第七十四槽、第七十五槽、第三层的第八十二槽、第八十三槽、第八十四槽,第十个第二导体组200-1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二层的第八十二槽、第八十三槽、第八十四槽、第三层的第九十一槽、第九十二槽、第九十三槽,第十一个第二导体组200-1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二层的第九十一槽、第九十二槽、第九十三槽、第三层的第一百槽、第一百零一槽、第一百零二槽,第十二个第二导体组200-1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二层的第一百槽、第一百零一槽、第一百零二槽、第三层的第一槽、第二槽、第三槽,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4层第5层还包括另外36个第二导体组200-1沿定子铁芯周向依次排布在定子铁芯径向相邻两层(第四层、第五层),定子绕组其余两相绕组与上述的一相绕组的排布方式一样,不同处为每一相绕组均向右移动3个槽距或6个槽距;N可以为1、3。第二导体组包括:三个相同的第二导体2000,该第二导体组200-1的第二导体2000包括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相邻两层不同槽的内部的两个槽内部301,位于槽21的外部的插线端302,插线端302位于槽21轴向外部25端连接该导体的两个槽内部301,位于槽的外部且延伸方向相反的两个焊接端303(两个焊接端的延伸方向相反),两个焊接端303位于槽21轴向外部26端分别同层连接该导体的两个槽内部301,第二导体组的每个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相邻第N层和第N+1层,N为1、3;第二导体组200-1的第一个第二导体2000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槽1、10,第二个第二导体2000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槽2、11,第三个第二导体2000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槽3、12,第二导体组200-1的3个第二导体2000依次位于定子铁芯周向相邻的3个槽内。
[n0052] 如图11所示,在实施例二、实施例四中,定子绕组10还包括:36个第二导体组200-2,36个第二导体组200-2沿定子铁芯周向依次排布在定子铁芯径向第2层、第3层;具体地,结合图11,定子绕组10三相绕组中的任一相绕组(U相绕组、V相绕组、W相绕组)中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2层、第3层的第一个第二导体组200-2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二层的第一槽、第二槽、第三槽、第三层的第十槽、第十一槽、第十二槽,第二个第二导体组200-2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二层的第十槽、第十一槽、第十二槽、第三层的第十九槽、第二十槽、第二十一槽,第三个第二导体组200-2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二层的第十九槽、第二十槽、第二十一槽、第三层的第二十八槽、第二十九槽、第三十槽,第四个第二导体组200-2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二层的第二十八槽、第二十九槽、第三十槽、第三层的第三十七槽、第三十八槽、第三十九槽,第五个第二导体组200-2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二层的第三十七槽、第三十八槽、第三十九槽、第三层的第四十六槽、第四十七槽、第四十八槽,第六个第二导体组200-2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二层的第四十六槽、第四十七槽、第四十八槽、第三层的第五十五槽、第五十六槽、第五十七槽,第七个第二导体组200-2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二层的第五十五槽、第五十六槽、第五十七槽、第三层的第六十四槽、第六十五槽、第六十六槽,第八个第二导体组200-2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二层的第六十四槽、第六十五槽、第六十六槽、第三层的第七十三槽、第七十四槽、第七十五槽,第九个第二导体组200-2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二层的第七十三槽、第七十四槽、第七十五槽、第三层的第八十二槽、第八十三槽、第八十四槽,第十个第二导体组200-2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二层的第八十二槽、第八十三槽、第八十四槽、第三层的第九十一槽、第九十二槽、第九十三槽,第十一个第二导体组200-2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二层的第九十一槽、第九十二槽、第九十三槽、第三层的第一百槽、第一百零一槽、第一百零二槽,第十二个第二导体组200-2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二层的第一百槽、第一百零一槽、第一百零二槽、第三层的第一槽、第二槽、第三槽,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4层第5层还包括另外36个第二导体组200-1沿定子铁芯周向依次排布在定子铁芯径向相邻两层,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4层、第5层的第一个第二导体组200-1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四层的第一槽、第二槽、第三槽、第五层的第十槽、第十一槽、第十二槽,第二个第二导体组200-1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四层的第十槽、第十一槽、第十二槽、第五层的第十九槽、第二十槽、第二十一槽,第三个第二导体组200-1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四层的第十九槽、第二十槽、第二十一槽、第五层的第二十八槽、第二十九槽、第三十槽,第四个第二导体组200-1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四层的第二十八槽、第二十九槽、第三十槽、第五层的第三十七槽、第三十八槽、第三十九槽,第五个第二导体组200-1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四层的第三十七槽、第三十八槽、第三十九槽、第五层的第四十六槽、第四十七槽、第四十八槽,第六个第二导体组200-1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四层的第四十六槽、第四十七槽、第四十八槽、第五层的第五十五槽、第五十六槽、第五十七槽,第七个第二导体组200-1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四层的第五十五槽、第五十六槽、第五十七槽、第五层的第六十四槽、第六十五槽、第六十六槽,第八个第二导体组200-1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四层的第六十四槽、第六十五槽、第六十六槽、第五层的第七十三槽、第七十四槽、第七十五槽,第九个第二导体组200-1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四层的第七十三槽、第七十四槽、第七十五槽、第五层的第八十二槽、第八十三槽、第八十四槽,第十个第二导体组200-1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四层的第八十二槽、第八十三槽、第八十四槽、第五层的第九十一槽、第九十二槽、第九十三槽,第十一个第二导体组200-1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四层的第九十一槽、第九十二槽、第九十三槽、第五层的第一百槽、第一百零一槽、第一百零二槽,第十二个第二导体组200-1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四层的第一百槽、第一百零一槽、第一百零二槽、第五层的第一槽、第二槽、第三槽,定子绕组其余两相绕组与上述的一相绕组的排布方式一样,不同处为每一相绕组均向右移动3个槽距或6个槽距;N可以为1、3。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4层第5层的第二导体组200-1包括:三个相同的第二导体2000,该第二导体组200-1的第二导体2000包括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相邻两层不同槽的内部的两个槽内部301,位于槽21的外部的插线端302,插线端302位于槽21轴向外部25端连接该导体的两个槽内部301,位于槽的外部且延伸方向相反的两个焊接端303(两个焊接端的延伸方向相反),两个焊接端303位于槽21轴向外部26端分别同层连接该导体的两个槽内部301,第二导体组200-1的每个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相邻第4层和第5层,N为3;第二导体组200-1的第一个第二导体2000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槽1、10,第二个第二导体2000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槽2、11,第三个第二导体2000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槽3、12,第二导体组200-1的3个第二导体2000依次位于定子铁芯周向相邻的3个槽内;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2层、第3层的第二导体组200-2包括:第二大导体2000-A、第二导体2000、第二小导体2000-B,该第二导体组200-2的第二大导体、第二导体、第二小导体包括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相邻两层不同槽的内部的两个槽内部301,位于槽21的外部的插线端302,插线端302位于槽21轴向外部25端连接该导体的两个槽内部301,位于槽的外部且延伸方向相反的两个焊接端303(两个焊接端的延伸方向相反),两个焊接端303位于槽21轴向外部26端分别同层连接该导体的两个槽内部301,第二导体组200-2的每个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相邻第2层和第3层,N为1;第二导体组200-2的第一个第二导体2000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槽1、10,第二个第二导体2000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槽2、12,第三个第二导体2000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槽3、11,即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2层、第3层的第二导体组200-2的一个第二大导体2000-A包围一个第二小导体2000-B,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2层、第3层的第二导体组200-2的第二导体2000位于该第二导体组200-2的第二大导体2000-A及第二小导体2000-B的定子铁芯周向左侧。
[n0053] 如图12、图14所示,在实施例三、实施例五中,定子绕组10还包括:36个第二导体组200-2,36个第二导体组200-2沿定子铁芯周向依次排布在定子铁芯径向第2层、第3层;具体地,结合图12,定子绕组10三相绕组中的任一相绕组(U相绕组、V相绕组、W相绕组)中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2层、第3层的第一个第二导体组200-2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二层的第一槽、第二槽、第三槽、第三层的第十槽、第十一槽、第十二槽,第二个第二导体组200-2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二层的第十槽、第十一槽、第十二槽、第三层的第十九槽、第二十槽、第二十一槽,第三个第二导体组200-2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二层的第十九槽、第二十槽、第二十一槽、第三层的第二十八槽、第二十九槽、第三十槽,第四个第二导体组200-2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二层的第二十八槽、第二十九槽、第三十槽、第三层的第三十七槽、第三十八槽、第三十九槽,第五个第二导体组200-2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二层的第三十七槽、第三十八槽、第三十九槽、第三层的第四十六槽、第四十七槽、第四十八槽,第六个第二导体组200-2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二层的第四十六槽、第四十七槽、第四十八槽、第三层的第五十五槽、第五十六槽、第五十七槽,第七个第二导体组200-2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二层的第五十五槽、第五十六槽、第五十七槽、第三层的第六十四槽、第六十五槽、第六十六槽,第八个第二导体组200-2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二层的第六十四槽、第六十五槽、第六十六槽、第三层的第七十三槽、第七十四槽、第七十五槽,第九个第二导体组200-2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二层的第七十三槽、第七十四槽、第七十五槽、第三层的第八十二槽、第八十三槽、第八十四槽,第十个第二导体组200-2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二层的第八十二槽、第八十三槽、第八十四槽、第三层的第九十一槽、第九十二槽、第九十三槽,第十一个第二导体组200-2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二层的第九十一槽、第九十二槽、第九十三槽、第三层的第一百槽、第一百零一槽、第一百零二槽,第十二个第二导体组200-2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二层的第一百槽、第一百零一槽、第一百零二槽、第三层的第一槽、第二槽、第三槽,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4层第5层还包括另外36个第二导体组200-2沿定子铁芯周向依次排布在定子铁芯径向相邻两层,定子绕组其余两相绕组与上述的一相绕组的排布方式一样,不同处为每一相绕组均向右移动3个槽距或6个槽距;N可以为1、3。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N层、第N+1层的第二导体组200-2包括:第二大导体2000-A、第二导体2000、第二小导体2000-B,该第二导体组200-2的第二大导体、第二导体、第二小导体包括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相邻两层不同槽的内部的两个槽内部301,位于槽21的外部的插线端302,插线端302位于槽21轴向外部25端连接该导体的两个槽内部301,位于槽的外部且延伸方向相反的两个焊接端303(两个焊接端的延伸方向相反),两个焊接端303位于槽21轴向外部26端分别同层连接该导体的两个槽内部301,第二导体组200-2的每个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相邻第N层和第N+1层,N为1、3;第二导体组200-2的第一个第二导体2000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槽1、10,第二个第二大导体2000-A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槽2、12,第三个第二小导体2000-B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槽3、11,即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2层、第3层的第二导体组200-2的一个第二大导体2000-A包围一个第二小导体2000-B,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2层、第3层的第二导体组200的第二导体2000位于该第二导体组200的第二大导体2000-A及第二小导体2000-B的定子铁芯周向左侧。
[n0054] 可选地,结合图15,在实施例六中,定子绕组还包括36个第二导体组200-3,36个第二导体组200-3沿定子铁芯周向依次排布在定子铁芯径向第2层、第3层;具体地,结合图9,定子绕组10三相绕组中的任一相绕组(U相绕组、V相绕组、W相绕组)中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2层、第3层的第一个第二导体组200-3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二层的第一槽、第二槽、第三槽、第三层的第十槽、第十一槽、第十二槽,第二个第二导体组200-3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二层的第十槽、第十一槽、第十二槽、第三层的第十九槽、第二十槽、第二十一槽,第三个第二导体组200-3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二层的第十九槽、第二十槽、第二十一槽、第三层的第二十八槽、第二十九槽、第三十槽,第四个第二导体组200-3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二层的第二十八槽、第二十九槽、第三十槽、第三层的第三十七槽、第三十八槽、第三十九槽,第五个第二导体组200-3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二层的第三十七槽、第三十八槽、第三十九槽、第三层的第四十六槽、第四十七槽、第四十八槽,第六个第二导体组200-3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二层的第四十六槽、第四十七槽、第四十八槽、第三层的第五十五槽、第五十六槽、第五十七槽,第七个第二导体组200-3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二层的第五十五槽、第五十六槽、第五十七槽、第三层的第六十四槽、第六十五槽、第六十六槽,第八个第二导体组200-3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二层的第六十四槽、第六十五槽、第六十六槽、第三层的第七十三槽、第七十四槽、第七十五槽,第九个第二导体组200-3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二层的第七十三槽、第七十四槽、第七十五槽、第三层的第八十二槽、第八十三槽、第八十四槽,第十个第二导体组200-3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二层的第八十二槽、第八十三槽、第八十四槽、第三层的第九十一槽、第九十二槽、第九十三槽,第十一个第二导体组200-3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二层的第九十一槽、第九十二槽、第九十三槽、第三层的第一百槽、第一百零一槽、第一百零二槽,第十二个第二导体组200-3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二层的第一百槽、第一百零一槽、第一百零二槽、第三层的第一槽、第二槽、第三槽,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4层第5层还包括另外36个第二导体组200-1沿定子铁芯周向依次排布在定子铁芯径向相邻两层,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4层、第5层的第一个第二导体组200-1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四层的第一槽、第二槽、第三槽、第五层的第十槽、第十一槽、第十二槽,第二个第二导体组200-1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四层的第十槽、第十一槽、第十二槽、第五层的第十九槽、第二十槽、第二十一槽,第三个第二导体组200-1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四层的第十九槽、第二十槽、第二十一槽、第五层的第二十八槽、第二十九槽、第三十槽,第四个第二导体组200-1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四层的第二十八槽、第二十九槽、第三十槽、第五层的第三十七槽、第三十八槽、第三十九槽,第五个第二导体组200-1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四层的第三十七槽、第三十八槽、第三十九槽、第五层的第四十六槽、第四十七槽、第四十八槽,第六个第二导体组200-1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四层的第四十六槽、第四十七槽、第四十八槽、第五层的第五十五槽、第五十六槽、第五十七槽,第七个第二导体组200-1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四层的第五十五槽、第五十六槽、第五十七槽、第五层的第六十四槽、第六十五槽、第六十六槽,第八个第二导体组200-1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四层的第六十四槽、第六十五槽、第六十六槽、第五层的第七十三槽、第七十四槽、第七十五槽,第九个第二导体组200-1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四层的第七十三槽、第七十四槽、第七十五槽、第五层的第八十二槽、第八十三槽、第八十四槽,第十个第二导体组200-1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四层的第八十二槽、第八十三槽、第八十四槽、第五层的第九十一槽、第九十二槽、第九十三槽,第十一个第二导体组200-1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四层的第九十一槽、第九十二槽、第九十三槽、第五层的第一百槽、第一百零一槽、第一百零二槽,第十二个第二导体组200-1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四层的第一百槽、第一百零一槽、第一百零二槽、第五层的第一槽、第二槽、第三槽,定子绕组其余两相绕组与上述的一相绕组的排布方式一样,不同处为每一相绕组均向右移动3个槽距或6个槽距;N可以为1、3。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4层、第5层的第二导体组200-1包括:三个相同的第二导体2000,该第二导体组200-1的第二导体2000包括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相邻两层不同槽的内部的两个槽内部301,位于槽21的外部的插线端302,插线端302位于槽21轴向外部25端连接该导体的两个槽内部301,位于槽的外部且延伸方向相反的两个焊接端303(两个焊接端的延伸方向相反),两个焊接端303位于槽21轴向外部26端分别同层连接该导体的两个槽内部301,第二导体组200-1的每个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相邻第4层和第5层,N为1;第二导体组200-1的第一个第二导体2000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槽1、10,第二个第二导体2000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槽2、11,第三个第二导体2000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槽3、12,第二导体组200-1的3个第二导体2000依次位于定子铁芯周向相邻的3个槽内;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2层、第3层的第二导体组200-3包括:两个第二导体2000-A及一个第二小导体2000-B,该第二导体组200-3的每个导体包括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相邻两层不同槽的内部的两个槽内部301,位于槽21的外部的插线端302,插线端302位于槽21轴向外部25端连接该导体的两个槽内部301,位于槽的外部且延伸方向相反的两个焊接端303(两个焊接端的延伸方向相反),两个焊接端303位于槽21轴向外部26端分别同层连接该导体的两个槽内部301,第二导体组200-3的每个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相邻第4层和第5层,N为3;第二导体组200-3的第一个第二大导体2000-A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槽1、11,第二个第二导体2000-A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槽2、12,第三个第二导体2000-B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槽3、10,第二导体组200-3的两个第二大导体2000-A依次位于定子铁芯周向相邻两槽且第二小导体2000-B位于两个第二大导体2000-A内。相应地,第二导体组200-3也可以为一个第二大导体2000-A及两个第二小导体2000-B,第二导体组200-3为一个第二大导体2000-A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槽1、12,第一个第二导体2000-B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槽2、10,第二个第二导体2000-B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槽3、11。
[n0055] 结合图3、图4、图6,在本实施例四至实施例六中,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六层的第一导体组100-1的第一大导体1000-A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周向第2槽、第12槽,即第一大导体1000-A的节距为长节距10,该第一导体组100-1的第一小导体1000-B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周向第3槽、第11槽,即第一小导体1000-B的节距为短节距8,该第一导体组100-1的第一导体1000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周向第1槽、第10槽,即第一导体1000的节距为整节距9,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六层的第一导体组100-2的第一大导体1000-A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周向第1槽、第11槽,即第一大导体1000-A的节距为长节距10,该第一导体组100-2的第一小导体1000-B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周向第2槽、第10槽,即第一小导体1000-B的节距为短节距8,该第一导体组100-2的第一导体1000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周向第3槽、第12槽,即第一导体1000的节距为整节距9,第三导体组150-2的第一个第三导体1500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周向第1槽、第10槽,该第三导体组150-2的第二个第三导体1500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周向第2槽、第11槽,该第三导体组150-2的第三个第三导体1500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周向第3槽、第12槽,即第三导体1500的节距为整节距9。
[n0056] 结合图3、图4、图5,在本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六层的第一导体组100-1的第一大导体1000-A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周向第2槽、第12槽,即第一大导体1000-A的节距为长节距10,该第一导体组100-1的第一小导体1000-B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周向第3槽、第11槽,即第一小导体1000-B的节距为短节距8,该第一导体组100-1的第一导体1000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周向第1槽、第10槽,即第一导体1000的节距为整节距9,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六层的第一导体组100-2的第一大导体1000-A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周向第1槽、第11槽,即第一大导体1000-A的节距为长节距10,该第一导体组100-2的第一小导体1000-B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周向第2槽、第10槽,即第一小导体1000-B的节距为短节距8,该第一导体组100-2的第一导体1000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周向第3槽、第12槽,即第一导体1000的节距为整节距9,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1层的第三导体组150-1的第一个第三大导体1500-A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周向第1槽、第11槽,该第三导体组150-1的第二个第三大导体1500-A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周向第2槽、第12槽,该第三导体组150-1的第三小导体1500-B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周向第3槽、第10槽。
[n0057] 结合图7,在本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四、实施例六中,第二导体组200-1的第一个第二导体2000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槽1、10,第二个第二导体2000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槽2、11,第三个第二导体2000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槽3、12,即第二导体2000的节距为整节距9。
[n0058] 结合图8,在本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实施例四、实施例五、实施例六中,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二层、第三层的第二导体组200-2的第二大导体2000-A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周向第2槽、第12槽,即第二大导体2000-A的节距为长节距10,该第二导体组200-1的第二小导体2000-B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周向第3槽、第11槽,即第二小导体2000-B的节距为短节距8,该第二导体组200-2的第二导体2000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周向第1槽、第10槽,即第二导体2000的节距为整节距9。
[n0059] 结合图10至图16,定子绕组的三相绕组具有105个连接焊接端,36个连接焊接端为位于定子铁芯同一径向相邻的第一层的焊接端和第二层的焊接端连接形成,36个焊接端为位于定子铁芯同一径向相邻的第三层的焊接端和第四层的焊接端连接形成,33个焊接端为位于定子铁芯同一径向相邻的第五层的焊接端和第六层的焊接端连接形成,本实施例中M为2、4、6;具体地,第一个连接焊接端由一个第三导体组的一个导体位于第1层的第1槽的槽内部连接的焊接端与另一个第二导体组的一个导体位于第2层的第10槽的槽内部连接的焊接端在定子铁芯同一径向方向的第1层与第2层连接形成,该第一个连接焊接端连接的两个焊接端对应的两个槽内部间的节距为整节距9,第二个连接焊接端由一个第二导体组的一个导体位于第3层的第1槽的槽内部连接的焊接端与另一个第二导体组的一个导体位于第4层的第10槽的槽内部连接的焊接端在定子铁芯同一径向方向的第四层与第三层连接形成,该第二个连接焊接端连接的两个焊接端对应的两个槽内部间的节距为整节距9,第三个连接焊接端由一个第二导体组的一个导体位于第5层的第1槽的槽内部连接的焊接端与另一个第一导体组的一个导体位于第6层的第10槽的槽内部连接的焊接端在定子铁芯同一径向方向的第二层与第一层连接形成,该第三个连接焊接端连接的两个焊接端对应的两个槽内部间的节距为整节距9,相应地,其余连接焊接端的连接方式与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连接焊接端的连接方式相似,在此不做进一步赘述。
[n0060] 结合图10至图16,在本实施例中,定子绕组的3个相绕组中的每个相绕组(U相绕组、V相绕组、W相绕组)中还具有连接引线的延伸端和连接出线的延伸端,本实施例的每个相绕组包括3个支路绕组,每个相绕组的第一个支路绕组中连接引线的延伸端U1位于定子铁芯轴向第26端的径向第六层,该相绕组的连接出线的延伸端U4位于定子铁芯轴向第26端的径向第五层,该相绕组的第二个支路绕组中连接引线的延伸端U2位于定子铁芯轴向第26端的径向第六层,该相绕组的连接出线的延伸端U5位于定子铁芯轴向第26端的径向第五层,该相绕组的第三个支路绕组中连接引线的延伸端U3位于定子铁芯轴向第26端的径向第六层,该相绕组的连接出线的延伸端U6位于定子铁芯轴向第26端的径向第五层;需要注意地,本申请中连接引线的延伸端与连接出线的延伸端位置可以互换。
[n0061] 结合图10至图16,在本实施例中,定子绕组的每相绕组的每个导体组的每个导体的每个焊接端303位于定子铁芯的第一端的外部26,每相绕组的每个导体组的每个导体的每个插线端302均位于定子铁芯的第二端25的外部。
[n0062] 示例性地,如图17所示,U相导体引线端有U相端子U1、U2、U3,V相导体引线端有3个V相端子,W相导体引线端有3个W相端,U相导体出线端U4、U5、U6、V相导体出线端3个端子、W相导体出线端3个端子采用连接体,进行中性点连接,即完成电机的3支路绕组并联的星形接法,如图18所示,U相导体引线端U1、U2、U3连接W相导体出线端3个端子,W相导体引线端3个端子连接V相导体出线端3个端子,V相导体引线端3个端子连接U相导体出线端3个端子,即完成电机的3支路绕组并联的三角形接法。
[n0063]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机,包括上述的电机定子,采用上述电机定子的电机。
[n006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机定子,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也具备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n0065]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汇流排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属于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最后应说明的是,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
[n0066] 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的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权利要求:
Claims (10)
[0001] 1.一种电机定子,包括:
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具有多个槽,该多个槽形成在所述定子铁芯的径向内表面上且沿定子铁芯的周向方向以预定的槽距间隔开;
定子绕组,包括安装在所述定子铁芯径向上由外到内依次套设的多个导体组,所述定子绕组的每极每相槽数为3;
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绕组包括:多个第一导体组、多个第三导体组,
多个所述第一导体组沿所述定子铁芯周向依次排布在定子铁芯径向第M层,多个所述第三导体组沿所述定子铁芯周向依次排布在定子铁芯径向第一层;
所述第一导体组包括:一个第一大导体、一个第一导体、一个第一小导体,
所述第一导体组的每个导体包括位于所述定子铁芯径向同一层的不同所述槽的内部的两个槽内部、位于所述槽的外部的插线端及位于所述槽的外部且延伸方向相同的两个焊接端,所述第一导体组的一个第一大导体包围一个第一小导体;位于所述定子铁芯径向第M层的部分所述第一导体组的第一导体位于该第一导体组的第一大导体及第一小导体的所述定子铁芯周向一侧,且位于所述定子铁芯径向第M层的另一部分所述第一导体组的第一导体位于该第一导体组的第一大导体及第一小导体的所述定子铁芯周向另一侧。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体组包括:三个相同的第三导体,或所述第三导体组为两个第三大导体及一个第三小导体,或所述第三导体组为一个第三大导体及两个第三小导体,所述第三导体组的每个导体包括位于所述定子铁芯径向同一层的不同所述槽的内部的两个槽内部、位于所述槽的外部的插线端及位于所述槽的外部且延伸方向相同的两个焊接端。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绕组还包括:多个第二导体组,多个所述第二导体组沿所述定子铁芯周向依次排布在所述定子铁芯径向第N+1层和第N+2层,所述第二导体组包括:三个相同的第二导体,所述第二导体组的每个导体包括位于所述定子铁芯径向相邻两层的不同所述槽的内部的两个槽内部、位于所述槽的外部的插线端及位于所述槽的外部且延伸方向相反的两个焊接端,其中,N为奇数。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绕组还包括:多个第二导体组,多个所述第二导体组沿所述定子铁芯周向依次排布在所述定子铁芯径向第N+1层和第N+2层,所述第二导体组包括:三个不同导体,该三个不同导体为一个第二大导体、一个第二导体、一个第二小导体,所述第二导体组的每个导体包括位于所述定子铁芯径向相邻两层的不同所述槽的内部的两个槽内部、位于所述槽的外部的插线端及位于所述槽的外部且延伸方向相反的两个焊接端,所述第二导体组的一个第二大导体包围一个第二小导体,其中,N为奇数。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绕组还包括:多个第二导体组,多个所述第二导体组沿所述定子铁芯周向依次排布在所述定子铁芯径向第X+1层和第X+2层,所述第二导体组包括:三个不同导体,该三个不同导体为一个第二大导体、一个第二导体、一个第二小导体,或所述第二导体组包括:两个第二大导体及一个第二小导体,或所述第二导体组包括:一个第二大导体及两个第二小导体,所述第二导体组的每个导体包括位于所述定子铁芯径向相邻两层的不同所述槽的内部的两个槽内部、位于所述槽的外部的插线端及位于所述槽的外部且延伸方向相反的两个焊接端,其中,X为奇数。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组的第一大导体的节距为长节距,所述第一导体组的第一导体的节距为整节距,所述第一导体组的第一小导体的节距为短节距,所述第三导体组的第三导体的节距为整节距。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组的第一大导体的节距为长节距,所述第一导体组的第一导体的节距为整节距,所述第一导体组的第一小导体的节距为短节距,所述第三导体组的第三大导体的节距为长节距,所述第三导体组的第三小导体的节距为短节距。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4至5任一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体组的第二大导体的节距为长节距,所述第二导体组的第二导体的节距为整节距,所述第二导体组的第二小导体的节距为短节距。
[000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绕组的多个相绕组具有多个连接焊接端,所述连接焊接端为位于所述定子铁芯同一径向相邻的第M-1层的焊接端和第M层的焊接端连接形成,所述定子绕组的多个相绕组的多个所述连接焊接端的节距相同,M为偶数。
[0010] 10.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定子。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14337663U|2021-10-01|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14281061U|2021-09-24|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14314760U|2021-09-28|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112821596A|2021-05-18|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112821594A|2021-05-18|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112821597A|2021-05-18|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14479892U|2021-10-22|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13547206U|2021-06-25|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14337664U|2021-10-01|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14124961U|2021-09-03|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12462920U|2021-02-02|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14281060U|2021-09-24|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14626538U|2021-11-05|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14755765U|2021-11-16|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14124962U|2021-09-03|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13585302U|2021-06-29|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112821595A|2021-05-18|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14124963U|2021-09-03|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13585303U|2021-06-29|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13637231U|2021-07-06|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13585304U|2021-06-29|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12114942U|2020-12-08|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14124960U|2021-09-03|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14626537U|2021-11-05|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14124964U|2021-09-03|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1-26|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2021-11-26|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15 Address after: 300308 No.1, Xishi Road, Tianjin Free Trade Zone (Airport Economic Zone),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Patentee after: Tianjin Songzheng Auto Parts Co., Ltd Address before: 300308 No.1, Xishi Road, Binhai New Area Free Trade Zone (Airport Economic Zone), Tianjin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Songzheng Electric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340894.4U|CN214337663U|2021-02-05|2021-02-05|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CN202120340894.4U| CN214337663U|2021-02-05|2021-02-05|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返回顶部]